欢迎访问广东长盛新材料有限公司
   

钛矿

来源: | 作者:business-100 | 发布时间 :2024-10-10 | 65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化学装置和一些机械工程等方面。尤其是海水

淡化加热器用钛是钛工业发展中划时代事件。

兵工部门将钛主要用于舰船和兵器生产。

金属钛除主要用于生产工业纯钛和钛合金外

另一用途是为钢铁工业生产钛铁合金和含钛

钢。钛在钢中作为添加元素,可以改变钢的性

能。使钢在同样回火温度下,具有更高的强度

和硬度,或同样硬度要求下,回火到更高的温

度。我国含钛钢有高强度低合金钢、结构钢,

不锈钢、耐热合金、超高强度钢和磁钢等钢种

系列,广泛用于汽车、船舶和石油钻探等方

面,已发展成为仅次于锰钢的第二大钢系,

主要含钛矿物金红石还是优质电焊条涂层不可

缺少的原料。

矿业简史

1789年,英国业余矿物学家格雷戈尔

(William Gregor)神甫在其教区哥纳瓦尔州

的默纳金山谷里的黑色磁性砂石(钛铁矿)中

发现一种新的元素(钛),当时命名为“默纳金

尼特”(Menaccanite)

T山(M.H.Klaproth)在对岩石矿物作系统分析检验时发现一种新的金属氧化物,即是现在的金红石(TiO2)亦含有此新元素,他把此新元素以希腊神话中天地之子Titans(泰坦神)命名为钛(Titanium)。“钛”亦即是格雷戈尔所称的“默纳金尼特”工业开发我国钛矿资源的地质勘查,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至60年代进行的,并相继投入开发。我国钛矿资源的深加工利用(生产钛白、焊条涂料、海绵钛、钛金属、钛材等),则是从1954年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制海绵钛开始,1958年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成海绵钛及钛材加工车间投产,60年代末开始形成钛工业体系(生产海绵钛、钛加工材等多种产品)至1997年,我国钛工业已形成矿山-冶炼-加工和科研-设计-生产-应用两个相互关联、比较完整的体系。我国是世界上钛精矿、锻轧钛、钛制品、钛氧化物和锐钛型钛白颜料的出口国之

一。[1]

分布情况

我国探明的钛资源分布在21个省(自治区、直

辖市)共108个矿区,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:

河北承德、云南、海南、广西和广东,其中以

四川储量最大。

全国原生钛铁矿共有45处,主要分布在四川攀

西和河北承德,2011年我国原生钛铁矿储量

钛铁砂矿资源有85处,主要分布在海南、云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,储量500万吨,也是我国重要的钛矿资源。相比之下,金红石矿资源较少,资源产地41处,主要分布在河南、湖北

2.46亿吨,是我国最主要的钛矿资源。

和山西等地,储量仅有200万吨。